发布时间:2016-05-13 作者:安惠
二十出头就跟着父亲做起“蘑菇文章”,从种蘑菇的农民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头人,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惠的创业之路几多艰辛。然而,正是一次又一次有关“诚信”的大考小考,让“安惠”一路成长,成就了小蘑菇的大事业。
卖了5000元,赔了3万多
上世纪80年代,陈惠的父亲曾是远近闻名的“银耳大王”。二十出头的陈惠跟着父亲从种蘑菇到培育菌种出售给菇农,没多久就主动做了一次“赔本生意”。
由于蘑菇种植成本低收益高,当时南通县城里有20多家企业制售菌种。1983年,有不少菇农菌种不出菇,企业主们大多以菌种没问题为由拒绝赔钱。和父亲商量后,陈惠决定承担菇农损失,一赔就是3万多元,而当时他卖菌种一共才卖了5000块。
“当时怕名声坏掉,也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。”陈惠说,实践证明老百姓还是很讲道理的,第二年菇农们纷纷购买安惠菌种。从那时起,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讲诚信。
没过几年,由于国际市场波动,原本出口欧美的蘑菇罐头海外受阻。当时像安惠这样的企业仅在南通市就有108家,困境之下,也只有安惠一家回购所有产品,没有让老百姓蒙受损失。事后107家企业关门大吉,唯有安惠生存了下来。
此后相似的事情发生过多次,无论是灵芝生产过剩,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合作客户遇到困难,安惠都兑现承诺、履行合同,把困难留给自己。失了一点利润,却在行业中赢了信誉,也奠定了地位。近8年来,安惠组织了多次国际行业会议以及全国行业的会议,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国际蘑菇产业最先进技术,引领行业发展。
靠长期积累的诚信挺过难关
“安惠经常做‘亏本生意’,是不是诚信意味着要吃亏?”陈惠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,他表示,自己反而从这一次次的困难中汲取教训、寻找机遇,从而不断地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。
1983年赔了3万元之后,他感到售卖菌种风险太大,决定转而为菇农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辅导,建立起公司+农户模式,做起了出口贸易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,他又想到了深加工,建立自己的品牌。
1996年,安惠保健产品开始大量进入美国市场。由于用来培育灵芝的棉籽壳有成分超标,被要求退货。安惠接到通知后,当即决定在美国销毁,为此还付了一大笔销毁费用。“对方很诧异,为什么不卖到标准要求低的国家?我就是为了防止他们以为我退回去会重新销售。”这一壮士断腕的行为让安惠一下子在美国立住了脚,只花了4个月时间就通过了FDA的认可。
“经历了这么多,我觉得越是困难的时候机会越多。”陈惠解释,一旦大的环境和形势发生变化时,一定有很多企业支撑不了,对手倒掉,机会岂不是更多?近年整个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由于国家对大健康产业重视和老百姓保健意识不断提高,安惠的销售不但没有受影响,反而年增长率超过了20%。“30年来我碰到的问题很多,能挺过困难,靠的就是长期诚信积累的基本功。”
诚信不可纸上谈兵
安惠的产品主要是保健品,但是从2002年开始,安惠就按药品的标准来设计产品,有的甚至比药品的标准更高。所有车间的生产和管理人员都具备药学背景。
“为什么这么做?既是对消费者负责,也是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。”陈惠回忆,随着公司的成长壮大,他感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国家监管一定会有高要求,在与国外企业交流接触中也体会到未来中国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发展。也正是有这个先见之明,安惠的技术行业领先。“诚信不可以纸上谈兵,要体现在行为、细节中,用实力去实施。”
2008年新劳动法实施时正值金融危机,不少企业牢骚满腹,安惠却风平浪静,因为公司已经按劳动法执行了5年。同时,安惠所有员工都要遵守公司自制“行为守则”,详细到出差在外时要一周给家里打两次以上慰问电话,工作中要诚实守法,尊重他人,成为社会的榜样。对这些“高要求”,员工从不理解到大力支持,安惠的社会形象也节节攀升。